别名:腿到用时方恨无
演员: 萝丝·拜恩 德莱尼·奎因 玛丽·布隆斯坦 A$AP Rocky 艾薇·沃尔克
上映时间:2025-01-24(圣丹斯电影节) / 2025-02-17(柏林国际电影节)
更新时间:
资源状态:
如果有腿,我会踢你原名:If I Had Legs I’d Kick You,又名腿到用时方恨无
《如果有腿,我会踢你》 to《想飞的女孩》 就冲着这个名字和让致残咖**梦碎的结果,我也提前打五星(看后会酌情改动),否则致残咖团队将更加傲慢。看科普这位女演员的作品曾经打败过秦海璐的《榴莲**》,更有兴趣了。
一惊一乍故弄玄虚,打着关注的旗号实际还是在剥削,恶心**给恶心开门
#11039。75th Berlinale-主竞赛最佳主角。炸裂。焦虑程度高的朋友慎看。看完终于吃下A24的身体恐怖片了,实在是酸爽;另外本片又是个让人血压飙升的神经喜剧,真得看得我数次挠墙到整个人都不好了。影片一个词可以讲完,“一个精神濒临崩溃的女心理咨询师”,导演用精湛的技巧,把这个“濒临崩溃”的重重重压以量大管饱甚至有点过量的高饱和度砸到观众脸上,要不是有点喜剧元素调节估计*疯一票观众了……此外本片是一部非常先进的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的处境及其成因有着极为细致且富有启发的呈现;结尾女主角堂吉诃德式地独自面对海浪的重击的“撞墙”段落,堪称年度名场面。看好拿奖。#年度佳作候选#
比去年那部冲奥失败的《夜母》好多了。导演挺有魄力的,直到全片最后一场戏主角醒来时才第一次给到女儿完整的正脸,此前小女孩有且仅以声**手势在场。小景别镜头组的运用非常强势,大量高密度的重叠对话充满**。圆形符号无处不在,天花板破洞既可以是连接母婴的通路,也可以是从女儿腹腔引流食物的插管,更是医学影像的寓意抽象形态。萝丝拜恩是本届最佳主角奖的有力竞争者,她在一种“退无可退”的极端情境下将表演中的能量状态推向了极值。
是今年柏林看的最喜欢也最能留在心里的电影,所以虽然感觉不到满分,但我依然愿意打五星。电影讲的是所有被母职吞没的女性的故事,当自己的生活一团乱麻,但依然被期待拿着解决身边所有人问题的钥匙时,她被海浪**,被心里的黑洞吞没。她是所有人的安全网,而谁又是她的呢?
#75Berlinale Premiere 太炸裂了,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小晓》和更深刻的《坡道上的家》。女主占满银幕的脸部大特写和高*率高分贝的噪音从视听层面无限放大观众的焦虑。几个意向都还挺明显的:子宫、脐带、堕胎,指向的都是被母职**且被加害的女性。因此全片最惊悚的段落就是影片的最后一幕,处于凶手身份的女儿从画外转向画内,无辜地凝视着镜头。无论如何地渴望解脱,看着这双眼睛便会明白,这场母职**的折磨将会永久地持续下去。
好久没看如此intense的电影了,看生气了,气想飞的女孩所谓的女性主义算什么东西 吸吸呼…吸吸呼…吸吸呼… (看的时候还在想这个人好帅好像ASAP Rocky,演员名单一出来给自己笑死
架设了一种得以最大化演员面部情绪的距离,放手让演员掌控镜头,再用繁琐的生活细节、高强度的对白与精细的声音系统一步步向极端推演,直至演员失去控制。Rose Byrne值得一个奥斯卡影后,尤其在想到她《伴娘》中的表演后。
Sundance #3, 带着时差起大早冒着严寒来Park ****看这部电影的早场,如此压抑的内容让我特别难受。 全员都有病的电影看过不少,但是如此压抑的还是不多。屋顶的破洞,女儿肚子上的洞,女主精神上的洞,第一个可以补好,第二个也许会很快恢复,第三个,我真的不确定。 看完电影在公车站碰到一位美国大姐说好喜欢,那么多层的痛苦,我只感觉难过。
@Berlinale2025 比起前作以贯穿的手持摄影所呈现的不安而局促的身体,《如果有腿,我会踢你》更加碎裂。面孔在摄影机下无处安放,布隆斯坦坚定地执行了这个策略,我们只能看到罗斯伯恩的表情,无法看到女儿的面孔——But it is just nothing。可怕的A24性格还是传染了布隆斯坦这个可以更生猛的影像,重复出现屋顶的漏洞、背景的杂音、偶尔出现的惊吓,以及特效呈现的幻觉……滑向疲倦和窒息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些处理还是过于可感、过于浅薄地作用在了影像的表层。
飞花逐水流 2025-02-24
《如果有腿,我会踢你》 to《想飞的女孩》 就冲着这个名字和让致残咖**梦碎的结果,我也提前打五星(看后会酌情改动),否则致残咖团队将更加傲慢。看科普这位女演员的作品曾经打败过秦海璐的《榴莲**》,更有兴趣了。
废话队长 2025-02-19
一惊一乍故弄玄虚,打着关注的旗号实际还是在剥削,恶心**给恶心开门
胤祥 2025-02-17
#11039。75th Berlinale-主竞赛最佳主角。炸裂。焦虑程度高的朋友慎看。看完终于吃下A24的身体恐怖片了,实在是酸爽;另外本片又是个让人血压飙升的神经喜剧,真得看得我数次挠墙到整个人都不好了。影片一个词可以讲完,“一个精神濒临崩溃的女心理咨询师”,导演用精湛的技巧,把这个“濒临崩溃”的重重重压以量大管饱甚至有点过量的高饱和度砸到观众脸上,要不是有点喜剧元素调节估计*疯一票观众了……此外本片是一部非常先进的女性主义电影,对女性的处境及其成因有着极为细致且富有启发的呈现;结尾女主角堂吉诃德式地独自面对海浪的重击的“撞墙”段落,堪称年度名场面。看好拿奖。#年度佳作候选#
红酒与** 2025-02-18
比去年那部冲奥失败的《夜母》好多了。导演挺有魄力的,直到全片最后一场戏主角醒来时才第一次给到女儿完整的正脸,此前小女孩有且仅以声**手势在场。小景别镜头组的运用非常强势,大量高密度的重叠对话充满**。圆形符号无处不在,天花板破洞既可以是连接母婴的通路,也可以是从女儿腹腔引流食物的插管,更是医学影像的寓意抽象形态。萝丝拜恩是本届最佳主角奖的有力竞争者,她在一种“退无可退”的极端情境下将表演中的能量状态推向了极值。
Stephanie 2025-02-23
是今年柏林看的最喜欢也最能留在心里的电影,所以虽然感觉不到满分,但我依然愿意打五星。电影讲的是所有被母职吞没的女性的故事,当自己的生活一团乱麻,但依然被期待拿着解决身边所有人问题的钥匙时,她被海浪**,被心里的黑洞吞没。她是所有人的安全网,而谁又是她的呢?
凛寒. 2025-02-18
#75Berlinale Premiere 太炸裂了,这就是我想象中的《小晓》和更深刻的《坡道上的家》。女主占满银幕的脸部大特写和高*率高分贝的噪音从视听层面无限放大观众的焦虑。几个意向都还挺明显的:子宫、脐带、堕胎,指向的都是被母职**且被加害的女性。因此全片最惊悚的段落就是影片的最后一幕,处于凶手身份的女儿从画外转向画内,无辜地凝视着镜头。无论如何地渴望解脱,看着这双眼睛便会明白,这场母职**的折磨将会永久地持续下去。
非合理 2025-02-18
好久没看如此intense的电影了,看生气了,气想飞的女孩所谓的女性主义算什么东西 吸吸呼…吸吸呼…吸吸呼… (看的时候还在想这个人好帅好像ASAP Rocky,演员名单一出来给自己笑死
嘟嘟熊之父 2025-02-17
架设了一种得以最大化演员面部情绪的距离,放手让演员掌控镜头,再用繁琐的生活细节、高强度的对白与精细的声音系统一步步向极端推演,直至演员失去控制。Rose Byrne值得一个奥斯卡影后,尤其在想到她《伴娘》中的表演后。
Count Dracula 2025-02-01
Sundance #3, 带着时差起大早冒着严寒来Park ****看这部电影的早场,如此压抑的内容让我特别难受。 全员都有病的电影看过不少,但是如此压抑的还是不多。屋顶的破洞,女儿肚子上的洞,女主精神上的洞,第一个可以补好,第二个也许会很快恢复,第三个,我真的不确定。 看完电影在公车站碰到一位美国大姐说好喜欢,那么多层的痛苦,我只感觉难过。
欧 2025-02-19
@Berlinale2025 比起前作以贯穿的手持摄影所呈现的不安而局促的身体,《如果有腿,我会踢你》更加碎裂。面孔在摄影机下无处安放,布隆斯坦坚定地执行了这个策略,我们只能看到罗斯伯恩的表情,无法看到女儿的面孔——But it is just nothing。可怕的A24性格还是传染了布隆斯坦这个可以更生猛的影像,重复出现屋顶的漏洞、背景的杂音、偶尔出现的惊吓,以及特效呈现的幻觉……滑向疲倦和窒息的方向是一致的,这些处理还是过于可感、过于浅薄地作用在了影像的表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