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日格蒙德原名:Close Encounters with Vilmos Zsigmond,又名韦莫斯席蒙:近距离接触(港)
The life of cinematographer Vilmos Zsigmond. From the streets of Budapest to Hollywood he describes his out of the ordinary journey. Many performers, including John Travolta and Nancy Allen, and famous cinematographers talk, question him and we discover a complete artist.
夏予川 2017-04-05
很少有纪录片关注摄影师这个职业。跟着日格蒙德,听他讲述每一个镜头的成因,看着屏幕前划过年轻的于佩尔、朱迪福斯特、魔女嘉莉...剧终伴着他从戏院行出的背影,领会到那份对电影深沉的爱,竟然不小心流了两行泪......(中国电影资料馆小红厅)
seabisuit 2017-04-25
以标有摄影师是日格蒙德的经典名片的画面开始,从**东欧逃往好莱坞先拍摄大量B级片逐渐形成风格,用自然光日落全黑当西部片尾,被奥特曼大斯西米诺赏识,花村的过爆底片,大逃亡的动感,第三类接触的灯光,猎鹿人的照明不足,天堂之门的倒闭,凶线的360旋转,伍迪艾伦的斯坦尼康剧本…北影节华星
seamouse 2017-04-16
非常常规的人物加周边外围采访,只是被安利了伊凡·帕瑟1992年那部***的《***》
默诚Chak 2017-04-23
很多我们现在不以为意的人、事、物,到我们站在人生边上的那一刻再回看时,会成为我们存在的凭证,由这些东西构成我们的意义。
🌞娘卷卷🌙 2017-04-16
对粉来说,泪点太多。尤其众名DP坐一圈开会,韦克斯勒说他早年肯定了日格蒙德的摄影,日格蒙德说韦克斯勒是他的引路人……谁能想到这么快就都不在了。感谢趁他们活着捕捉下的这些影像和资料。料很多,需重刷。(片末有掌声)
Strategic_Scien 2023-04-18
跟No subtitles Necessary比平淡了些。几个同行**还是很给面子
燈響塑料 2023-08-29
琐碎旧闻,回顾一些天才想法的诞生:《帮手》环摄横摇之后的长时间定格,衔接日落时分的自然光衰弱淡出;《花村》里对底片做前闪pre-flashing(拍摄前少量曝光来降低对比度提暗部细节,低宽容度**的策略),把洗胶片的工作室吓坏了,最终质感非常奇特,成片的画面看起来浸在成块的雾纱里?显著的朦胧感和泛白;和斯导、西米诺的往事,天堂之门时随天气调参数。他26岁的时候十月**,Laszlo Kovacs和他一起上街拍摄了苏联tank开进城市街道的影像(黑白无声),他们带着胶片逃了出去,所以他自己回答时认可自己的美国身份,因为“对**很宽容”,所以他偏爱黑白而非彩色,喜欢伦勃朗的光影,批评电影画面中过度的美化工作。John Boorman那时的评价正合适,“brave and inventive”。
牛肉面 2016-05-22
有一段说他们拍一部电影最后镜头男主走进一个西部的马圈房,然后镜头就远远地停在那里,大家可能以为没有在拍,但其实还有。算好了从黄昏有一点光到日落,片尾credit出现,是一个大自然的fade out。看的我心都化了。本来纪录片故事就摆在那里,只能比比镜头剪辑,这还拍一个摄影师,也太划算。
荒野侦探 2017-04-22
片尾列出了长长的素材表,从日格蒙德艺术探索上串联全片。和众名导**过的日格蒙德,给好莱坞带去了有鲜明个人色彩的影像风格,和更艺术化的表达。后面很多著名摄影师围坐聊天,如今很多已经仙逝
🤘real🤞 2016-11-30
说是纪录片,充其量就是个可以在电视上播放的科普人物类纪实报道吧……而摄影师本身太耀眼,说实话,乐趣都有点被这片子湮没了,为大师加一颗星。不过拍出来也不容易,感激导演,要不也很少有人会关注摄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