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摇篮又名A, yao lan
解放战争时期,陕北延安。***匪军进犯陕北根据地,响应***战策决策,部队决定暂时放弃延安,但保育院几十名孩子的撤离交给谁,旅长肖汉平(张勇手 饰)犯了思量。思来想去,他把任务交给了教导员李楠(祝希娟 饰),令她安全护送孩子们到解放区。这些孩子的父母都是我军前线的指挥员,有的已经英勇牺牲,老红军罗桂田(村里 饰)、陕北大嫂赵玉霞(倪以临 饰)等已为保护好这些**后代倾尽心血。刚接手保育院的李楠,一开始极不适应,总觉得没有在前线打仗痛快,但她通过肖旅长、罗桂田身上所折射出的对**根苗的厚爱,内心受到强烈的震撼......
赱馬觀♣ 2022-11-06
老实讲,李楠藏在心里的这个秘密的让人信*力道是不足的:你不正因为封建**痛失爱女才参加红军的吗?所以你又怎么可能把要去**的旧世界的仇恨延续到对新队伍中异性战友的某些态度之中而产生了强烈的排斥心理?后来宋春丽领衔的那部同类作品《走出硝烟的**》,将根源改为西路军背景之后一下就通顺了,因为所涉**的惨烈创伤力道足以充分支持这种心理的产生……基于此,影片最好的角色塑造也就转落在到了村里的伙夫罗大爷身上。而且通片印象最深的一场好戏也的确与他有关:幻觉熔接,经典歌曲,童言催泪,“罗爷爷睡着了”……三星半
Ion 2020-10-18
同意戴锦华观点:新时期开启时刻《啊,摇篮》和谢晋十七年时期《**娘子军》采用同一女演员祝希娟担任女主角,若做互文阅读就会发现意味深长。《**娘子军》中,一位受****经受***人启蒙,将个人仇恨转化为整个民族的阶级仇恨,投身于**队伍之中。“**作为一个历史的表象,并非指称着一个性别,而是以'万丈深的苦井'中'压在最底层'的阶级身份指称着被党所拯救的全体'受苦人'——人民”,琼花因而从一位**成长为一位超性别的****战士。而到了《啊,摇篮》中,开端处在前线冲锋陷阵的男性战斗部队的女指挥官则经由保育院行动在结尾经历了母性萌动与女性复归。女性表象的历史性后退:毛**以**/阶级解放的名义使女性登临社会历史主舞台,而新时期“历史”再度以人性/解放的名义要求女性由社会历史的前台/银幕的前景退回后景
古鼓北宸-🌧️ 2021-04-13
从小就看过的电影,从小就不喜欢。小时候只是觉得吵闹,孩童尖利的叫唤,倒是因为歌曲让人记得电影。多年后重新一看,致敬儿童节,却搞得意识形态冲突的厉害,最近这么贴近的是**、***、巴勒斯坦和**那些黑绿
火娃 2017-10-05
6/10。镜头语言抓住了思绪起伏,如李楠站在窑洞窗口看孩子们吃枣馍、帮罗桂田揉月饼两场戏,视角焦点的景别递进、叠化幻觉表现人物从冷漠转为好感和死别之情;烽火台发**颗时亮亮偏爱玩红玻璃,红玻璃是李、萧两人关系发展的媒介;担架上的母亲推开亮亮、闷死啼婴防位置曝露升华了**残酷和母性美。 @2017-10-05 00:47:26
J.Wen 2010-08-02
刚吃麻婆豆腐看了CCTV6的《啊!摇篮》的月饼歌曲部分。。。。。。补足了童年没有上的**教育课。完毕。
小袁同学 2020-06-24
看得还蛮感动的,在解放时期,***军力扩充的同时,战士们也都拉家带口,尤其阵亡的,留下许多孤儿。这些孩子必许得到照料。只是配乐俗套,人物表演表情过分脸谱,使得本身一出动人剧增添了五六十年代模式化电影手法,显得十分俗套。虽然如此,谢晋在本片中用了几次停帧,颇有感染力。如果今天重拍,以今天的审美手法,可能会非常感人。
东东 2023-11-18
在《**娘子军》中饰演了吴琼花的祝希娟,在十九年后再次出演谢晋电影《啊!摇篮》中的李楠。同样是身着军装,但我们可以看到谢晋对这两个角色的塑造有着始终的坚持,“抓人的感情”,不管是收紧还是放松,不管要放在哪个**背景下拍电影,谢晋导演的人物总是有人是鲜活的、丰富的。十九年后,宣传强加的任务减少了,人性的刻画增加了,即使本片还是一部看到内容简介就会让人打哈欠的电影,但我们还是能明显看到以谢导为代表的思想的解放。看到有人说,做了母亲后更能体会到其中的情感了,可惜这不是我目前能做到的了。
别管我是谁 2022-05-19
两个唱歌的情节我大哭。感觉这部影片中女性形象和女性身份的问题多少具有一点症候性,“断发”的仪式,对自己不是男性的懊恼,结尾对“母亲”的表彰。她们逃离了父建的家庭和暴力的丈夫,却终究挣不脱主流意识形态给女性贴上的种种标签。看完这部有点理解为什么戴老师关于女性电影的文章里对谢晋评价不高。(小孩子的哭声实在听得我脑瓜子疼...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9-12-20
谢晋对****经典电影中歌舞片模式的改造,使它转化为一种与中国民间传统和观众口味相一致的乌托邦狂欢,提供了紧凑的罹难叙述中的“出神”时刻。其中人物的*****,来自一个在反右倾以来遭到改造的知识分子的人文主义修养和对普通人的信任。在谢晋的《**娘子军》和《啊,摇篮》中,我们也能看到前后两个(意识形态)时期同一导演的作品对**处境的处理方式,它更多地是在断裂和翻转中延续了一些核心的设定。如果说我们还能对左翼**电影的出路有所信心,那么它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我们对谢晋一个人的信任之上的。当代电影缺乏的不是技术,而是纯朴的对大千世界的观察和对历史“进步”的期许,就像电影中的话剧演员一样,这种对于**的投入感,是谢晋给****电影的遗产。
十一伏特 2021-02-04
献给1979年**儿童年。40岁的祝希娟就站在那里,深情的目光望过去,都是自己22岁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