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奥林匹亚1:民族的祭典 / Olympia Part One: Festival of the Nations
演员: 大卫·奥尔布里顿 杰克·贝雷斯福德 Henri de Baillet-Latour
上映时间:1938-04-20
更新时间: 01-13 00:21
资源状态: 可播放
奥林匹亚1:民族的节日原名:Olympia 1. Teil - Fest der Völker,又名奥林匹亚1:民族的祭典、Olympia Part One: Festival of the Nations
这部关于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纪录片是第一部纪录夏季奥运会的电影。有如英雄史诗般气势恢弘,堪称影片史上的经典之作。至今仍有争议的德国女导演莱妮·瑞芬斯塔尔在拍摄本片时得到***的全力支持,动用了大量的人力与物力,可以说空前绝后。影片通过镜头向观众展示了运动之美,竞争的**以及理想主义的巅峰。同时试图以歌颂年轻男性躯体之美以及运动的威力来宣扬**精神,被认为是一部**唯美主义的登峰造极之作,从此永远打上了历史的烙印。本片分上下两部,由《国家的节日》和《美的节日》构成。
tchan 2010-04-30
N年前读书的时候上电影分析课,然后老师推荐这个片子,啥都没记住,就记住了**运动会!然后赶紧买了***相关的全集,这个片子其实是“希腊建筑+希腊雕塑+**男人展示+柏林奥林匹克运动会”,德国人和日本人都很出风头,竟然有中国人参赛!最后我要说一句:喜欢精壮男人的同学你们千万不能错过
[己注销] 2011-04-01
体育迷不可错过的奥运会纪录片,里芬斯塔尔的代表作,虽为****的作品,但拍得很客观,不吝啬于赞美德国以外国家的选手。影片的拍摄手法无疑是超**的,很多运镜方式都被后世的导演广为模仿和借鉴。相比鼓吹爱国的《意志的胜利》,这部作品拍出来的是德国的艺术,传达的则是属于全世界的体育精神。
**树 2011-01-26
不论是否为***工作过,不论她有什么人生污点。暴力的否定一个人,这种做法难道不够***么?
冰红深蓝 2020-03-09
蒙太奇教科书,尤其是片头(由古希腊神庙建筑过渡到人体雕塑,再叠化成真人,仰拍烘托,再由单个人的**发力动作过渡到多人镜头;海水与火焰的叠影,浓缩**传递过程的前推镜头中的城市建筑叠影蒙太奇令人心驰神往,**到了体育场则展现万人向***行礼的壮观场面),不啻是纯粹的影像之美。片中主要纪录了标枪、铁饼、链球、跳高、跳远、**跳远、撑杆跳高(比赛到夜里)、长跑、接力等传统田径运动项目,基本不偏不倚,未特别抬高德国运动员。以马拉松作为最后项目,凸显了历史的传承与人类的体能毅力之极限。通过多种机位和景别的变换、慢镜头与常速镜头(尤跳高、跳远场景)的切换来把控节奏,张弛有度。影片的运动跟拍镜头流畅自然,效果不逊于当代的体育直播。蒙太奇中的叠化亦暗暗强化了历史的悠久变迁与传承。(9.0/10)
叉叉小箭猪 2010-10-20
抛开政治倾向,里芬斯塔尔不愧是摄影师中的高手,片头的那几段实在是太美,超出了现在所有体育片能给予的那种美。而且我觉得她其实并没有贯彻***的意志,纪录片中给足了欧文斯面子。有个疑问是,为啥开幕式里,**运动员们也要行**礼?
汪金卫 2013-07-13
柏林奥运会纪录片,让人震惊的古典美学杰作。以神话般的希腊神殿、激动的火炬传递开始,随后是扣人心弦的田径比赛。摄影机位、角度、节奏居然与看当代电视直播一样紧张**,导演调度、剪辑能力太厉害!里芬斯塔尔确实牛!有中国选手镜头。没有美化**也没有**欧文斯等他国运动员。意识形态并不浓厚
幽灵不会哭 2017-03-19
镜头太美了,与太阳同辉的**、希腊雕塑过渡到真人,里芬施塔尔将每个运动都拍出自己的特点:与天空竞争的跳高、力量与韵律完美结合的投掷、超越想象的速度极限和艰苦卓绝的马拉松,运动员坚毅的表情、观众紧张的注视、仰拍摄影,简直是现代体育转播鼻祖,美好地体育让人忘记政治的阴霾
琴酒 2017-03-04
在不同的时间段看过很多次奥林匹亚和意志胜利片段,最近终于认真地看了遍。大概主动接触到里芬施塔尔总是因为在这之前和某种与美/形式/**的话语相遇,但其实如果先与这种话语相遇对这部片子产生抵抗心,你就无法感受到这个片子的力与美,也进而无法感到它的困境的可怕。一个外部**者的悖论。
阿飞 2022-06-09
尚不需论及意识形态层面的宣传功能,仅就影像层面而言,并未表现出太多的创新性(或是彰显出能使其在电影史上屹立不倒的功绩),对于素材的整合多是遵从体育纪录片的常规模式,而先锋性又显然不及欧洲先锋派在1920s做出的实践。正如克拉考尔所言,《意志的胜利》所呈现的是「虚无主义的胜利」,那么本片恰恰绕过了直陈式的口号,间由狂热的人群、所谓强健的身躯和顽强的意志为彼时欧洲的民粹主义招魂,在这个层面上,纪录片的功用就恰如其分的体现了出来。
Lili Marleen 2019-01-03
人们永远记得1936年夏天,奥林匹亚的**将柏林照得熠熠生辉,雅利安人正和世上所有人类一同为和平与自由而赛,这场盛会在里芬施塔尔的镜头下升华为一部宏大而壮丽的竞技文明史诗,而它实则是一出世纪悲剧的序幕。不知看台上那些群情激昂的人们在意识到这点时是否仍能甘之如饴,或者这非理性狂欢正发自某些潜意识,仿佛那是他们能**挥霍的最后一个夏日。